為促進和推動院屬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科研成果產業化整體水平,8月15日下午,2017年第二期(總第七期)中國農機院大講堂在院第一報告廳開講,此次大講堂的主題為“技術引領未來,產業鑄就輝煌”。院領導、院總部職能部門全體員工、院屬京內二級和三級單位班子成員、技術骨干以及青年員工代表、現代農裝技術中心全體人員、中包公司各事業部部長和副部長共200余人出席會議,京外企業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參加了大講堂。大講堂由王博院長主持。
本次大講堂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孫聰院士,國機集團首席專家、金輪公司總工程師汪瑞軍博士分別就各自在技術創新及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成功經驗和科研感悟與全院干部職工進行了精彩分享。
汪瑞軍總工程師在他的《跨界創新,產業報國》主題演講中,首次披露了金輪公司創新團隊,十年磨一劍,篳路藍縷,從“拖拉機”到“發動機”,一步步精研技術、專注產業的成功探索,并給出了科研工作的科學邏輯以及對技術成熟度的判別方法。汪瑞軍表示,科研技術的發展必須始終秉承嚴謹的態度,面對科學難題,科研人員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精研精進,不斷提升技術的成熟度和轉化度。在科研轉化過程中,要始終緊緊圍繞產業化目標,最大限度利用好市場資源,開放包容、優勢互補,與大學合作、與客戶合作甚至與競爭對手合作,共同提升技術的可應用程度,讓科研在市場中接受檢驗、實現價值。
作為我國航空工業界的著名專家,孫聰院士從《技術進步引領下的飛機發展》講起,娓娓道來,通過一部航空技術發展史全面闡釋了技術進步在戰略引領及產業升級方面的重要作用。孫聰院士表示,工業化發展在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的歷程后,以“動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為特征的“智造”已經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羽翼,加強高端制造能力提升,推動質量品質的提升,打造核心競爭力已經逐漸成為現代工業發展的基本趨向,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與此同時,作為科研人員要始終保持謙遜低調的態度,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樂觀,正視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腳踏實地不斷加強自身“工業素養”,踏踏實實不斷滿足市場對產品升級迭代的動態需求,唯有此,才能把產業化之路走長、走遠。
會議期間,王博院長與大家一起回顧了中國農機院大講堂的宗旨和內涵。2016年以來,中國農機院大講堂圍繞企業改革、發展、創新主題,對我院各級企業和廣大員工貫徹落實“實、穩、準、行”的工作方針,振奮農機院“二次創業”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已逐漸成為我院廣大干部員工“開啟智慧、聚力成長”的學習陣地、精氣神的加油站,受到了廣泛好評。
就科研成果轉化與企業轉型升級工作,王博院長要求全院廣大干部員工,一是要敢于破冰,加快轉型,進一步提高對我院轉型升級必要性和路徑選擇的深刻認識,全力推進全院各級企業的轉型升級;二是要守正創新,發揚優勢,秉承工匠精神,潛心事業、銳意改革、攻堅克難,創造更有品質的產品、更有價值的技術;三是要相信自己,相信未來,號召廣大員工積極擔負起振興中國農機院的神圣職責,為建設“創新農機院、智慧農機院、幸福農機院”,實現“價值型農機院”的共同目標不懈努力。